相传夏代杜康的儿子黑塔,在长江岸边设了脑一家糟坊,有一次汛期一来,江水浸泡了糟缸,工人被迫每天翻缸,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,一开缸顿觉香气扑鼻,口尝之,酸中带甜,黑塔便把“二十一日”加了一个酉宇,命名这种奇特的酸水为“醋”,从此醋就成了广大人民的调味品。当然,也有人对这种传说质疑,因为夏代还没有象“醋”这样的会意字。况且,中国古代不叫醋,而叫“醯”。
关于生产醋的文字记载,最早见于《论语•公冶长》。北魏大文学家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详细地叙述了酿醋的过程。山西是醋的故乡,据历史学家郝树候考证,“公元前479年前,在晋阳城建立起来时,就有醋的制造者了”。
明末清初的翟村,为西八县客商经天门关到向阳店、太原府的必经之路。当时翟村店舖林立,有酒坊、醋坊、当舖、商店。郭生禄的先祖郭太和翟村缸房院就有醋坊、酒坊。傅山先生和郭太和交谊深厚,傅山撰书七言绝句,为郭太和精深的酿造技艺和翟村秀丽风景写下了热情激昂的赞美诗:《与郭太和》。